、消费者报报道(孙浩 记者朱海)为进一步掌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的情况,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年报公示义务,加强重点行业监管,江西省、在前期企业年报“双随机”抽查工作全面铺开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双随机”抽查工作,通过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实现了抽查企业名单、检查执法人员名单同步产生、同步下发,确保了抽查工作的公正、、公平、,确保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在江西落到实处。
《、消费者报》记者获悉,2015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江西省、先后两次开展了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及被安监部门处罚企业的公示信息检查。通过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双随机”摇号,抽取了全省范围内677家企业作为检查对象,确定了1354名检查人员承担检查任务。根据“谁登记,谁检查”的原则,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省、确定的检查名单,通过网络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对企业公司信息进行了检查。其中:正常200户,占总数的29%;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263户,占38%;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163户,占24%,未公示即时信息45户,占7%,注销等其他情况6户,占2%。检查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 157户,占23%。
江西省、企业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消费者报》记者,江西省、、组高度重视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的监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确定的检查名单,对其住所信息进行核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齐努力、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核查工作高效有序、公平公正开展。
这位负责人说,实地核查主要围绕疑似失联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开展,重点检查确认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是否能取得联系,核查其年报、即时信息公示情况,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情况,以及登记以来是否发生知识产权质押、是否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和是否公示了行政处罚信息。每户企业都安排了2名检查人员,并由检查人员现场填写实地核查记录表并送达责令限期履行公示义务通知书。对因为未公示年报、即时信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向其讲解《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内容,督促其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同时告知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途径,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消费者报》记者,核查发现,江西经营异常企业中“僵尸”企业较多,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共263户,占检查企业总数的38%,急需统筹解决。此外,此次核查中,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共163户,占24%,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随意填报股东出资信息、随意填写经营情况等,影响了企业年报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