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狂欢,商家赚得钵满盆溢,一些消费者却可能有点“受伤”。随着网购经济日益火爆,部分商家先提价再打折的小伎俩越来越“熟练”,消费者防不胜防。
“双11”前,某电商平台上一家服装旗舰店的一款女士羊绒大衣,标价为专柜价1276元、优惠后到手价528元。但到了11月初,该商品价格却提高到了598元,经过提价再打折,“双11”的狂欢价为538元,熬夜抢购的消费者并没真的得到实惠。
近年来,在、大力整治下,网络消费环境有所改善,但一些不良行为依然存在。今年“双11”前,不少地方进一步出台举措规范市场。广东省要求经营者不得使用“仅限今日”“全网、低价”等误导、词语。江苏省约谈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15家电商平台,提出不得刷单、不得先提价后降价等10项具体要求。
先提价再打折的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不诚信的价格欺诈。网上开店成本低,有的商家被投诉、处罚,就换个名字再开新店。而且消费者很少会保存商品以往的长期价格走势,无法对比举证,如此种种就让个别商家有恃无恐。
治理网购乱象仍需多方联动。监管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通过电商平台端口实行价格跟踪,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商家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要遏制网店不正当获利,仅靠部门监管还远远不够,、直接掌握商家经营情况的电商平台也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应督促电商平台加强自律意识,严格筛查把好“关口”,一旦发现卖家违规行为,及时终止卖家在平台的服务,并追究违约责任;一方面,监管部门如发现电商平台不作为,在处罚商家时应让其承担“连带责任”,以提高其自律和“把关”意识。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对卖家价格设置进行管控。需引起注意的是,消费者也要行动起来,不能因商品“小”“少”而不为,发现价格欺诈应积极投诉。
以严格监管带动行业自律,以多方联动促使有序竞争,让不良卖家既不能也不敢“钻空子”,才能还网络购物一片蓝天,实实在在为消费者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