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网络上盛传着三个四字箴言,几乎可以轻松应对生活中、常见的几大问题,这三个词儿分别是“不行就分”、“重启试试”、“多喝热水”,网友们无法反驳之余也表示不得不再添上“百度一下”。
作为每天响应来自138个、的数十亿次搜索请求的全球、大中文搜索引擎,平均每个、网民每天要使用七次百度。用户在“百度一下”这短短不到一秒的时间里,能获得百度推送的信息成千上万,对于用户来说,每一条推送信息都可能直接影响其下一步的选择甚至是决策。
为此,百度发起“网民权益保障计划”,为网民使用百度搜索推广结果提供“双重保障”,为遭遇假冒、钓鱼欺诈网站并受到损失的网民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赔付,让网民搜索更放心。这个政策让人们大胆猜测百度何以如此大力度来保障网民的权益?这项保障、计划背后还有哪些“大招”支撑?互联网行业相比实体业务来说一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百度这项计划中网民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保障。那么就只有深入百度员工内部,看看网民权益保障计划是如何运作的。
打击审核 源头上守护网民安全上网
诚如在商场购物,一不小心就会中了套,在网络搜索时更是一不留神就会点开有害链接或是钓鱼网站,让人苦不堪言。“拒绝有害链接和不良账户是‘守护’用户安全的第一步。”百度内部员工透露说,百度已通过机器审核+人工审查的双重方式在源头上为网民上网保驾护航。
可以说,用户在使用百度搜索信息看到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在百度已经屏蔽了巨大数量的有害信息的结果。相关数据显示,百度目前已屏蔽有害链接38亿条,站点级别已超1亿个,仅2015年,百度已拒绝了不良账户438300个。
也许你可以分辨出超市里“统一”和“统二”方便面的区别,而如果在网络搜索中遇到“微信”和“微|信”、“金蝶”和“金碟”这些词儿呢?纵使你火眼金睛,也奈何不了互联网不法分子利用我们汉语言文字符号、大精深的特、设计出的幌子。
针对这种情况,百度的处理方式是接受投诉进行变体的系统控制和直接处理,利用变体系统对变体的组合形式的智能化匹配,对部分变体形式进行主动防控。例如涉及欺诈的“微信,转账”之类的风险词百度已经进行了控制,如果还有其他不良客户利用插入字符等方式形成变体,继续欺诈行为,百度在处理客户的同时,也会将变体形式进行系统控制,避免相同case造成的风险。
加V认证 双剑合璧助力网民畅快上网
当然,市面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乱人眼,除了要防假,用户们更追求“好中取优”。百度针对优质内容引导网民进行正确搜索,通过认证体系对商家和企业身份进行加V和给予网站认证的“身份证明”,网民可以一键查询组织机构的“身份证”。据员工透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百度为4万个认证企业添加V标识,2015年则累计添加超过5万个。
百度在认证和审查商家企业真实、之外,更有力度的“护航”措施则是“有V有保障”,在用户访问搜索结果中加V网站时,两支宝剑捍卫网民上网安全。
第一支宝剑即“信息真实、保障”。网友在登陆百度账号的情况下,如遭遇假冒品牌企业、假冒产品和服务资质或遭遇钓鱼、欺诈类网站受到损失,可向百度申请权益保障,百度将第一时间复核网站推广信息,确认证据后将给予网友一定赔付;第二支宝剑为网民提供“、公平、保障”。对于资质齐全的网站,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也可能会产生网民和推广企业之间的消费者权益纠纷,百度将全力协助网民进行民事维权,全面保障网民权益。
据悉,自2013年5月8日上线,保障计划共计收到投诉26880起,共执行保障近2500起。保障量top3行业分别为机票行业、团购行业、数码销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