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大数据“算法”来“接管”指挥城市交通,交通堵塞的情况是否能改善?10月9日上午,在杭州萧山区进行的一场“120救护车”演练,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答案。
从萧山区的市心路晨晖路路口,到市心路利华路路口,全程近7公里的路程中,救护车出行被优先21次,平均行驶速度达每小时36公里,相较该路段常规通行时间节省了14分钟多。
这只是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简称“城市大脑”)在杭州落地实践一年以来的成果清单之一。除此之外,城市大脑已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100余路口已实现信号灯无人调控;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日均交通事件报警数达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大大提高执法指向、。
一年前,在杭州市城市大脑领导小组、杭州市数据资源局、杭州市公安局及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的努力下,杭州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快步引入城市大脑。当时,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将城市大脑被定义为“杭州代表、的城市为世界做一次探索”。
一年后,城市大脑已覆盖主城区莫干山路区域等路面主干道、萧山城区等区域,为杭州市逾900万常住人口的快速出行提供实时分析和智能调配。王坚认为,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城市发展的礼物”。
在王坚看来,修更多的路是以往城市用来解决交通拥堵的办法,这是上世纪的思路。“城市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不是因为人不够努力,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城市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已经无法靠人类大脑解决,而必须依靠机器。”他认为,未来,城市大脑将成为城市新的基础设施。
在2017年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1.0”正式发布。而对于王坚来说,未来他的“一个小目标”是,在2022年亚运会时的萧山,城市大脑已经成为城市必需的基础设施。而在2050年,他希望,拥有城市大脑的城市,将只消耗1/10的水和电,不断优化道路资源,让原本需要修路的土地变成公园,让生活更加舒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