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起在父亲开办的私塾里读书,10岁就考入商丘工学院,、近,一名河南女孩儿“火”了。有人称其为“神童”,也有人怀疑是“炒作”。但作为一位母亲,笔者感受到的却是心疼。
上大学,不光意味着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某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更意味着其应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独立面对各种难题、挫折和意外的能力,有随时走向社会的能力。那么,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儿准备好了吗?都说3年一个代沟,这名河南女孩儿的同学普遍比她大了七八岁,而且都是通过义务教育正常升学而来,跟她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们能成为朋友吗?
这并不是爱心泛滥,而是基于教育规律的反思。即使这名河南女孩儿真是个“神童”,或者说被培养成了“神童”,笔者也觉得这些问题不可忽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完整人格的培养。而这一点,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努力。我国的义务教育之所以设计为9年,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况且,这个女孩儿考上的商丘工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学历为大专,在这样一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想实现孩子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想法,难度也不小。即使她将来真的从事科研工作,也不代表早上学这条路能走得更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校一度兴起过创建“少年班”的热潮。在那样一个科技人才严重断档的特殊年代,“少年班”为、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十四五岁的少年进入大学,接受“超前”培养,他们同样被誉为“神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为行业精英。现在,国内仍然开设“少年班”的大学只剩下了3所。一直以来,不少教育界专家认为“少年班”模式存在揠苗助长的情况,相较之下,一个10岁的孩子通过私塾考上大学,是否更显操之过急?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是一次短跑竞赛,仅仅追求“赢在起跑线上”并没有太大意义,赢了开头不代表能笑到、后。家长和社会应该努力做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使其拥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有能力和机会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如此,即使失败,也不会后悔。
笔者丝毫不怀疑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但这种“早快好省”的教育观无疑会加剧在不少家长中弥漫着的教育焦虑。毕竟,如今家长的教育“、备竞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现在教育界、需要的是“平常心”。(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