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29日电 题:河北:力破“钢铁之围” 稳步“转型新路”
新华社记者 孙杰、闫起磊
这是攸关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之战,也是事关河北经济转型成败的攻坚之战:
压减钢铁产能2980万吨 、全面清理取缔“地条钢”、关停首批16台火电机组……今年上半年,河北去产能“减法”不停。
服务业对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装备制造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80%、战略新兴产业增速持续快于传统产业……上半年,河北调结构“加法”也不断。
一“加”一“减”之间,河北正大力突破以钢铁为典型代表的过剩产能“重围”,稳步走上“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
铁心去“钢” 打响去产能“当头炮”
“心疼,但也是断臂求生。”每当走过拆除高炉留下的废墟,武安市烘熔钢铁公司董事长刘景河都会心生感慨。在钢铁市场回暖之际,他们按照、去产能要求,拆掉1座620立方米的高炉,化解炼铁产能65万吨。
去年以来,钢铁市场逐步回暖。今年上半年,河北省钢材平均价格更是全线上涨,高位运行,钢价一度创四年来新高。然而也正是在今年上半年,河北继续强力压减钢铁产能2980万吨,进度明显快于往年。
不因市场回暖而放慢节奏,不因困难加重而减弱力度,不因影响税收而动摇决心。“十三五”期间,河北承担的钢铁压减量占、任务的三分之一,煤炭产能退出约占省内现有产能的一半。面对艰巨任务,河北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尤其把“去钢”作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当头炮”,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2000年以来,河北钢铁产业一度快速扩张,逐步成为“第一支柱”和“看家吃饭”的产业。但同时也出现了项目盲目上马、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
“去产能既是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委、省、清醒认识到,河北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方式粗放,传统的老路已经彻底走不通,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
巧用“两手” 打出去产能“组合拳”
石家庄市平山县敬业钢铁公司的一座450立方米的高炉,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河北不少要拆掉的钢铁装备,拿到省外甚至国外去,都能算得上是优势装备。”一位业界人士坦言,产能去到“深水区”,去谁不去谁?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考验、智慧。
“去产能涉及多方利益,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而是要用好市场和、两只手,打好组合拳。”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河北探索出市场、法治、行政等多维度、常态化去产能推进机制。
河北制定了环保、能耗、水耗、技术、质量、安全等6类严于、标准的地方标准;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去产能优先考虑因素,实施、、严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各地和重点企业水耗、能耗和钢铁产能总量指标,以此为“天花板”倒逼产能、。
今年6月,在河北公共资源、中心,经过来自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多家企业313次轮番竞价,河北省内58家关闭退出煤矿的1138万吨产能指标,以平均每万吨181.01万元的价格成功、。河北省公共资源、办公室主任李、说:“这一、首创的、方式既能满足购方指标需求,也能为河北去产能筹集资金。”
去产能关键在“人”。“我们始终把职工安置放在第一位,安置方案不通过就不动。”河北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陈晓坡说,河北已构建起职工安置政策体系,开发了“去产能企业和分流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对去产能职工实行实名动态管理。
“破”中有“立” 打开动能转换“新局面”
不久前,全球、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的消息,让河北钢铁集团的员工格外兴奋。在大桥建设中,河钢集团提供了24万吨精品钢材,显示出河北钢铁产品的实力。
作为河北规模、大的国有钢企,河钢集团把压减产能作为转型升级的契机。“去的是产能,提高的却是竞争力。”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激发了企业提高供给质量、适应高端需求的内生动力,让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和产业升级。
去产能,基础在破,关键在立,根本目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在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河北坚持向去产能要资源、要空间,向调结构要质量、要后劲,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的积极态势。
一面“减”中有“加”,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提质增效。河北省工信厅负责人说,目前,河北钢铁行业主体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已达到、先进标准,产品品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高端产品比重明显提高。
一面“破”中有“立”,培育壮大新动能。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北经济结构继续着具有转折意义的可喜变化:服务业对增长贡献率达61.8%;装备制造继续超过钢铁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速持续快于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