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沉香行业、大的问题和给沉香藏家造成、多困扰的就是沉香“十香九假”的现象。由于沉香资源日益稀缺,而市场对沉香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沉陷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又由于沉香行业连年上涨的价格,给一些不良商家看到了巨大的牟利“商机”,因此,沉香造假层出不穷。并且,随着造假技术越来越娴熟和高科技,沉香真假辨别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他表示,随着造假技术的发展,沉香假、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不仅是沉香新手,就连资深的沉香藏家也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但是,沉香真假鉴别也并不是无能为力,要想准确辨别真假,还得“对症下药”,也就是首先掌握各大常见沉香造假手段,了解造假的方法,才能找到漏洞,进而轻松找到假、与真沉香之间的区别。
首先,、常见的沉香造假手段是用高压蒸煮来造假
沉香的作假方法五花八门,、常见的一种是高压锅蒸煮法,。即取含油脂较高的“水沉”放进高压锅内加入适量的水蒸煮,待油脂释出后将“水沉”捞出,此时再将黄檀木或等级较低的沉香木置入富含沉香油胼的锅内蒸煮,直至高压锅内水煮干油脂完全浸入为止,然后将侵满沉香油脂的木材取出。经高压锅蒸煮后,因材质本身特、所决定,在劣质沉香、黄檀等表面都会被浸压入较多的沉香油脂,但其内部却很少能浸人油脂或根本不会发生任何质的变化。
这种假沉香看起来油很重,其实与真沉香在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天然沉香的油、在一块沉香上分布不会是平均的,有的地方多些,有的地方少些,但均是沿木纤维排列成有规律的油脂线。而经过高压锅蒸煮的沉香,从表面看起来通体油脂充盈,看不出呈规律的油脂线,有些甚至会出现大片的油斑。有一种所谓的“石头沉”,便是通过这种高压加人香精、香油而制作的,这种假沉香看上去满油脂、密度高,掂在手里很像石头,但香体表面很难形成清晰的油脂线,这是高压注油法所不能克服的弱点。
因此,凡是见到油脂充盈却又看不出淸晰油脂线的,十有八九都是假沉香。
其次,用人工培植的方法来冒充真沉香
人工培植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用人工培植的沉香木代替野生条件下结成的沉香,当人工培植的沉香树在种植六七年后,树丁直径达15厘米时即可开始人工造香,但如果想要获取高品质的沉香的话,要等到树龄在50年以上才可,而且沉香结香的体积和品质与结香时间成正比。但有些商人急于获利,不会等到沉香树生长数十年后才开始采香,往往是在沉香树刚刚进人可结香的树龄后便在树干上凿洞、钻孔、砍槽,人为使树干受伤,这样伤口附近的木质部分就会分泌出油脂物质,并逐渐堆积开始结出深棕色的人工培植沉香,只要等到有香结出就会迫不及待地将其采下来,因此,这种人工种植的沉香由于结香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采下来的沉香都比较小,品质也不会很高。另外,还有一种通过往香树中注人药剂的方法以促使其快速结吞,其品质与野生沉香区别更为明显。
当然,人工培植的沉香并不都是假沉香,如果仅仅是人为给沉香树制造伤口,结香与否还是看沉香树自身的条件,那这种沉香还是真沉香,只是在价值上无法与野生沉香相比拟,因此也还是要区别看待。
再次,市场上所称的“药沉”、“海沉”、“沙沉”都是造假的沉香
根据造假手段的不同,市场上将一些假沉香分成了药沉、海沉和沙沉。
所谓药沉,是经过长时间沉香油脂和香精浸泡加染色做出来的,材质只是一般的杂木,但硬度较高,用其做成的假沉香及沉香饰品表面看起来油、也很足,而且件件沉水,油脂也好,但油脂仅仅附在表面。孙玉辉指出,业内人士一般称此种假、为“药沉”,有些商家还会在药沉前面加上修饰语,如“海南药沉”“越南奇楠药沉”等等,更有一些商家还喜欢故弄玄虚,当着买家面用火烧或用明火靠近沉香,有时甚至能看见香体表面似有油脂溢出,以令消费者深信不疑。由于部分新手从未闻过沉香的味道,所以一旦面对各种杂木经过泡药水、泡油做成的假沉香时,只要造假者添加的染色剂和香料适度,新手便不能从成色和气味辨出真假。所以对新手来说,如果你既没有沉香相关的知识储备,又没有见识过闻过真正的沉香的话,就不要贸然独自去市场上选购沉香。
所谓海沉和沙沉,沉香市场上普遍的说法是分别产自越南海岸边和沙地上的沉香,其实稍有些植物学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绽。在海边,滩涂的环境下只有耐盐載的红树才能生长,而厲于瑞香科的沉香树在海边的环境中是根本就不能存活的,更不用说结出沉香了。因此,海沉、沙沉都不过是不法商家为兜售其假沉香而故意编造的噱头而已,而其实,所谓海沉、沙沉的原材料大多为竹子。由于竹子本身的纤维比较明显,在经过一系列的泡油、加色后,表面的竹纤维看起来就非常像油线。利用竹子为原料做出来的假沉香特点是,看起来会存在非常明显的油线,但这种油线排列是非常均匀整齐的,而但凡见过真沉香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沉香是不可能存在这种如此有规律的油线的,所以只要熟悉白木纤维和竹纤维的构造,识破这类假沉香还是比较容易的。
然后,用其他物品冒充沉香销售或搭配销售
例如,用菩提子冒充或搭配沉香销售,菩提子的概念起源于佛教,市场上所见到的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编乱的各种各样的菩提子,实际上是不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所有的菩提子的价格都是远远低于沉香的,不良商家利用一些人对菩提子概念的生琉和含混而将一些菩提子手串当成沉香手串卖,或者将其与沉香搭配来销售。
、后,将沉香的碎料收集、加工成沉香制品
这类方法用的也是真的沉香原料,但都是没有价值的碎料,通常是加工过后的废弃物料,一些商家将其进行收集和再加工,压缩整合成新的沉香制品,而在销售的时候并不明确告知其加工工艺,而是冒充高价值的沉香来出售,这类行为也应视为一种造假手段,沉香爱好者在选购沉香时,对此类现象也应高度警惕和重视。
当然,孙玉辉也表明,要想真正改变沉香市场这种假、横行的局面,净化沉香市场环境,规范沉香市场秩序,除了沉香藏家要多增进对沉香的了解和对沉香知识的学习,多掌握辨别沉香真假的经验、技巧外,还必须依靠沉香行业市场监管的建立、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沉香商家的自觉自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沉香造假,真正肃清市场环境,保障沉香市场未来的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