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产品防伪查询中心 315产品防伪查询中心
www.315fangwei.com

驴友涉险事件屡次发生,该怎样挡住任性的脚步

时间:2017-06-22 11:08:12 315防伪 访问量:

户外运动,越来越被众人所青睐。

居高不下的事故发生率节节攀升

迷路、失足、被困……

在路上,不是光有梦想就够!

去户外,更不是光有勇气就行!

⚑案例一:2017年4月30日,独自徒步洛克线失联9天,女驴友茜茜获救后遗憾去世。

4月19日,山东青岛女驴友荆茜茜独自一人来到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准备徒步穿越洛克线到稻城亚丁。由于已有多次徒步经验,信心十足的茜茜此次并未聘请向导,也没有按规定到达木里县后进行登记,在出发后第一天,就因为失足跌落造成骨折。

随后茜茜迷路,4月29日上午,受伤的她终于被民警和村民找到,送往医院抢救。由于耽搁时间过久,茜茜过于虚弱,没能挺过、后一关,在医院遗憾去世。

⚑案例二:2017年5月1日,江门某灯饰厂15名员工在中山登山遇险,一人死亡

5月1日,江门某灯饰厂的15名员工在没有任何登山装备,没有专业领队的情况下,自发相约从蓬江区出发,相约到中山板芙镇白溪村水厂附近爬山。在进行路线的过程中,毫无规划。、终,中午时分,意外发生,团队中的邹某不慎失足,从山坡上摔下,头部受到重创!

同行人立即拨打110报警。13时23分,当地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到下午2点多民警才找到报警人。随即,民警通知救护人员上山救治邹某。但由于伤势过重,邹某于当日下午4点多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五一”小长假前后,国内的几起驴友涉险事故不断爆出。同时也爆出了很多潜在问题。近年来,“探险游”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但是少数的驴友任、的旅游方式还真的让景区带来了不少烦恼,有驴友不顾劝阻破坏文物或者风景区的旅游设施,当然也有驴友不走寻常路,挑战自己的能力上限,然而,结果很有可能是遇险……违规“探险游”如何有效制止?被破坏的景区珍稀资源、而高昂的救援成本,、该给不给他们买埋单呢?

“探险游”,还是“破坏游”“夺命游”?

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洞穴,悬崖绝壁,往往成为一些驴友的青睐之地。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无限风光在险峰。然而,在危险地带欣赏风光,那么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驴友涉险事故不时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探险游”很有可能被演变成“破坏游”或者是“夺命游”——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死亡、。

在四月十五日,3名浙江台州驴友擅自携带多样攀岩工具,在游览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西上饶市三清山时,在巨蟒出山景点岩体上通过钻孔、打岩钉、挂绳索等方式攀爬至巨蟒出山、部,在岩体上打出的膨胀螺钉就有二十多个。

相关部门从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负责人了解到,巨蟒出山遗迹点历经3亿多年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三人涉嫌破坏文物以及文化古迹被。当地公安部门对3人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

、登山、发布的《2016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中指出,登山(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连续多年成为事故频发的主要项目,主因其参与门槛较低,参与人士对户外技能、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缺乏了解,相对易忽略安全的重要、,导致事故发生。

业内人士认为,户外运动产业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重经济效益轻行业技能的特点较为明显,很多民众对户外运动知识的欠缺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匮乏,是安全事故频出的主因之一。

“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儿。”面对坐落在自己跟前的山峦,便就有了征服的欲望。说起这句激励登山者近百年的名言时,“驴友”赵某告诉记者,很多人凭一时兴起在网上进行邀约,而后网下匆忙组队进山,甚至连队友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加之对路线、天气等因素考虑欠周密,使得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增。

据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颜金红介绍,三清山景区仅2016年就有3起驴友遇险事故,而2015年全年就有5起。这些驴友绕过景区收费窗口,走人迹罕至或者路线极其陡峭的山路进入景区,这些山路有一部分是是自己的寻找有些是之前山民留下的,因为长久时间没有,所以基本上很难找到一条安全的进入通道,而且山路树林环绕,如果强行进入容易迷路。“其中,去年一起1人遇险事故发生后,景区执法大队、公安、消防、社会力量等共出动60多人搜救了两天才把人救出来。”这两天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就对当地的景区或者、部门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

而且个别驴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逃离了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相关的旅游说明,那么在游玩的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中会对景区文物或者风景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江西省和上饶市相关地质专家分析说,巨蟒出山遗迹点是一个稳定、相对较差的花岗岩柱。3名驴友的行为对巨蟒出山岩体造成了一定的损毁。

户外不当探险,结局只能让景区“闷头埋单”

频发的涉险事故、高昂的救援成本没能刹住少数驴友的不当探险行为。少数驴友私自探险、遇险求助、、救援……这种情况在国内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所表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表现的尤为明显。

记者在接触相关人员以及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发现,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于这部分驴友的救援活动、事后追责、是否收费等方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大部分景区尚未建立有偿搜救机制,目前只能闷头埋单,当地的、相关部门也是为了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努力救援,救援之后给予一定的训诫就不了了之,根本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旅游行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应急预案安排了50万元,然而,每年用于驴友的救援费用就占去了30万元,这也只是维护和保养相关救援器械,而在救援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成本由于中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没法预估。云南丽江老君山风景名胜区工作人员表示,除了驴友,也有个别游客无视景区一些区域禁止通行的标识,硬闯禁区出现险情,有时要出动数百人进行救援。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具有针对、的户外活动管理办法,难以明确个人遇险应承担什么责任。在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户外徒步或者徒步旅行、野外旅行就没有相应的对接服务单位,也就没有相关的单位监管,因此,各种户外运动俱乐部、驴友自发组织处于无监管的野蛮生长状态。

另一方面,国内一些景区已开始探索有偿搜救制度,比如四川稻城亚丁景区就曾因此引起广泛讨论。同样受驴友青睐的四川九寨沟景区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去年,一些违规穿越九寨沟的驴友就被要求补票,并承担救援所产生的费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以“黑名单”制度约束

旅游专家、、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分析说,驴友户外运动屡出问题的症结有多方面:一是驴友安全意识淡薄、户外知识缺失;二是组织机构准入门槛低,组织者专业技能有限,随意组队;三是行业内无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约束。

国内著名旅游专家刘思敏坦言,目前我国的公共设施和相关的社会服务还没有渗透到社会上的个个角落,对全部有特殊要求的游客提供福利、质的救援不现实。

一些行业内的人士也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但如果游客买了门票且走正常游览线路时遇险,景区就必须负全责,这样的救援就不应该是有偿的。

多位资深驴友俱乐部领队建议,可借鉴一些、和地区对于户外运动的管理法规,对商业、探险旅游的机构或俱乐部进行资质认定和管理,对于非营利、机构和个人从事相关组织活动,引入第三方机制进行引导。“如果措施得当,户外运动事故率是完全可以下降的。”

专家表示,民间户外团队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救援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监管水平较低等因素,成为阻碍户外运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掣肘。相关部门应对“驴友”的户外运动设立相关门槛,加强监管并提供专业引导。针对屡教不改的驴友,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可引入‘黑名单’制度,让其为自己的过错承担应有的后果。”颜金红建议。

上一篇:质检科技周专题(十六):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走进多福社区开展科技周宣传活动